close
更新日期:2009/09/17 12:22 大陸新聞中心/淮安報導 古都淮安位在大陸江蘇省,原分為淮安與淮陰,在2001年合併成為淮安市,綜觀整個城市2300多年的歷史,因位處南船北馬漕運商業中心,許多文化古蹟遺產可以窺見當年榮景;另外,像是被洪水淹沒兩百多年又重見天日的明太祖陵寢,中國第一大衙門,都是思古幽情的好去處。淮安府署是中國現存古蹟中第一大衙門,光是大堂的面積就超過500平方公尺,左右兩邊設立六科,吏、戶、禮、兵、刑、工,莊嚴壯觀,淮安文史專家李誠表示,「吏科相當於現在的組織、人事部門,戶科相當於財政部,禮科相當於管教育的,兵科相當於管部隊的,刑科管工監法,工科相當於工業局、工業製造。」走進大堂,相當於現在副省長級,正四品朱紅旗帳透出威武氛圍,李誠指出,「這個府衙當初是明代弘武三年從漕運總督移到這兒來,清咸豐年間失火燒掉了,當時河下的鹽商說,把我們家的廳堂拿來吧!移到這裡重建,這個石礎是明代的石礎,原本的樑柱就這麼大,這直經有7、80公分,可見當時規模比現在大,(改革)解放以後,這兒也做過縣政府,做過醫院,最後是淮安、淮城機械配件廠的所在地、倉庫,所以才可以保存到現在,不然早就又毀掉了。」幸而留存的淮安府署成為中國之最;另外,讓遊客能一覽思古之情的,還有沉寂在水底下兩百多年不見天日的明太祖陵,淮安史學家陳琳表示,「明祖陵始建於1385年,清康熙19年,明祖陵和泗州城就因為黃河奪淮,一直被洪水淹沒了兩百多年,一直到1964年大旱時,明祖陵才露出水面。」當時,史學家突然發現路邊倒臥的大批石刻,如獲至寶,說也奇怪,大陸文革十年浩劫,剛好又有水災,又淹過明太祖陵,剛好保護起來躲過文革災難,是朱元璋顯靈嗎?後人議論紛紛,總共21對石刻,除了麒麟、石獅,這對柱子也就是所謂的華表很有意思。陳琳指出,「柱身是八稜,柱礎是四方形的,喻意皇權頂天立地,統治著四面八方,明祖陵所有的石刻都是一整個石頭雕塑而成,在當時的年代,我們交通運輸條件都不具備,這麼重的石刻怎麼運到這兒來,這都是個謎。」明太祖陵上繼唐宋,下開明清,武功威嚇一時,如今只剩斷垣殘壁,甚至有一大部分還淹沒在水底下,陳琳表示,「這地處淮河和洪澤湖的交會口,(永遠抽不乾)所以這水是永遠抽不乾,明祖陵也成為一大特色,也成為中國唯一的水下皇陵。」提到水,從古至今讓人又愛又恨,雖然黃河奪淮,水災不斷,然而這滔滔河水也維繫古淮安的繁華榮景,位在江蘇省淮河畔的淮安,曾和蘇州、杭州、揚州並稱古運河沿線上的四大城市,更是南船北馬的重要樞紐,大閘口前的這塊碑上清楚寫著,行船到了淮安,就該捨船登陸,這條漕運水上要道,也正是皇宮錢、糧轉運的重要渠道,乾隆皇還在這兒提了字運河碼頭當年是清朝乾隆皇帝每到江南必經之地,還有漕運中心、御碼頭,有句話這麼形容,「酒酣夜泊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就是形容淮安當時的繁榮,淮安文史專家李誠表示,「現在的交通運輸部,對於封建朝廷來講,地位相當重要,等於是封建王朝的經濟命脈。」如今漕運總督府規劃成公園,成了民眾休閒遊憩的好去處,古都淮安名人薈萃,淮陰侯韓信、《西遊記》作者吳承恩以及大陸前總理周恩來都是淮安人。(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許晶晶、王秋明)
徵信社,徵信
徵信社,徵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